网站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佳作呈现 > 报告文学 > > 正文

山高人为峰(报告文学)

来源:中创文网 作者:郭红新 时间:2024-08-24

山高人为峰

——渭南市育源技能培训学校于少锋校长其人

郭红新

 

 

引子:校长是个朗诵达人

 

昂扬磅礴的气势,穿透九天云霄的音波,好似一头勇猛的雄狮,盘踞在高山险峰之巅;面朝明媚的天空,壮美的山川,无垠的旷野,浩瀚的大海,九州大地高吭的呐喊!“人民万岁!人民万岁!人民万万岁!”……

这是“三贤故里”“三圣盛地”渭南市的一位杰出的朗诵达人——于少锋先生激情朗诵的精彩片断。

于先生用他那天生宽厚的嗓音,昂扬穿透的韵味,低沉而浑厚之底气,声情并茂地描绘着:“辽阔天空的彩云朵朵;雄伟山峦的百花斗艳;无垠旷野的鸟语花香;浩瀚大海的波澜壮阔,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激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这是张宝成先生于2024年元月28日晚创作《天籁之音,声震长空——欣赏于少锋先生演讲有感》一文的部分内容。

7月21日,承于少锋校长之邀,与渭南诗词学会文朋诗友相聚渭南市育源技能培训学校,现场聆听了于少锋的朗诵。他手持话筒,神情自若,仪态端庄,随着音乐缓缓响起,梁启超之《少年中国说》在耳畔回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欧洲则国雄于欧洲,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

于少锋那声情并茂的朗诵,把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振奋人民精神之气势、之激情、之韵味,表现得酣畅淋漓!

听之震撼,激人奋进!

于少锋的朗诵节奏清晰、娓娓动听,感情饱满,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他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被誉之为“渭南的赵忠祥”!

7月28日,与昆仑雪老师相约再次前往育源技能培训学校拜访于少锋校长……

 

 

1.初入职便脱颖而出

 

于少锋,渭南市临渭区西塬人,毕业于临渭区阳郭中学,家中兄妹俩人,父亲曾任村支部书记、社办企业厂长、高新区劳务技校常务校长。家中条件相对优越,生活没有多大顾虑,完全是那种恬淡舒适的日子。然,不安于现状的他却要跳出现有的生活圈,寻找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不为挣钱,就想看自己有没有那方面的能力!”

回忆当年骑摩托走出村子,驶下西塬那条长长的陡坡,冲进渭南城区,走进桃李学校的情景,于少锋依然激情澎湃!

“有个朋友叫李峰,在桃李职业学校是老师,那一天晚上就住在他那儿,本来就没打算回去。当时临近年底,学校刚好举办文艺晚会,缺个主持人,就毛遂自荐。面对那样的大场面,说实话还真有点紧张。两个节目下来就调整好心态,泰然自若,神情自如。看到没有朗诵节目,便自作主张,临时穿插了朗诵高尔基《海燕》那篇文章。话筒在主持人手里拿着,串词衔接上,当即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谁也没法阻挡,任由现场发挥。效果非常好,赢得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

“你小伙子可以呀!”。李峰竖起大拇指。

“我在学校干行不行?”于少锋当即提出想法。

“工资的事……”

“先不谈工资,能干了再说!”

“那就试试!”

谁知这一试还真试出了真金石!

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能招到学生才是真本事。于少锋在桃李学校的工作就是招生,为学校争取生源。于少锋跟学校的一名司机开面包车到洛南招生,那是他第一次出征。一个面包车最多坐七个人,平时能招二三个学员就算很了不起了,来回空跑也是常有的事。但那一次,一车竟然挤了九个人。

刚出手就一次招到九个学员,校长非常满意!

“安排收拾房子,置办生活用品,把人给我留下来!”校长当即决断。

第二次学校举办文艺晚会更加老练,从节目编排到组织演出,效果非常好!随后,校务会研究决定,提拔于少锋为校务办公室主任。

在桃李学校仅两年时间,于少锋就展现出非凡的风采和成就。

 

 

2.迟到的闹剧

 

迟到竟闹出了笑话,而且是在表彰先进的大会上,这在常人是不可理喻的事,而在于少锋的人生经历中,印象深刻,哭笑不得。

有一年于少锋获得了培训机构先进个人,受到渭南高新区劳动就业局表彰。

召开表彰大会那天,于少锋进行了精心打扮,头发乌黑铮亮,皮鞋油光可鉴,西装革履,白衬衣、红领带,意气风发,气宇轩昂。

通知表彰大会早上八点半前报到,八点半准时开始。

于少锋心想,说是八点半开始,估计人员到场都在九点,赶八点五十到就行了。在家里照着镜子,梳梳头发,刮刮胡子,打打领带,整整衣衫,尔后坐在沙发上,喝杯水,翻会报纸,不紧不慢,不温不火。

八点半,下楼,开车,直奔会场。

驶进高新区劳动就业局院子,停好车,上楼,走进会场,他傻眼了!

参会人员已整整齐齐端坐会场,主席台上领导就位,大会已开始近半个小时。

看到前边自己的座位席空着,桌牌孤单单地耸立在那儿。

“唉!咋弄了个这事?”于少锋非常懊悔。

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还是悄悄坐到后边,他不知所措。正当他猫着腰准备在后排找个位置坐下,却听到主席台上领导的声音。

“少锋,那边有你的位置,坐到后边干什么?”

于少锋愣了几秒钟,只得硬着头皮走过去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他似乎感觉到有无数只眼睛盯着自己,脸上火辣辣的,屁股挨在椅子上,如坐针毡。

“真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当时也不知是怎样领的荣誉证书,怎样熬到会议结束!”回忆往事,于少锋内心依然很是愧疚。

“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还能行?做任何事都必须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敢创一流。”领导严厉地批评了他。

他羞愧自叹:收拾得光鲜照人,本想惊艳四座,谁曾想竟闹了个丢人现眼的事,表彰会成了批评会!

 

 

3.办学:逼出来的路

 

随着形势的变化,职业培训也面临危机。

“进入21世纪,职业培训招生越来越困难,生源枯竭。原因是,受高等民办院校兴起的冲击,高中毕业或初中毕业上高等院校读书门槛降低,入学率逐年提升,民营职业培训学校招生越来越难。”于少锋感慨,“为了能招到一个学生,什么办法都能想得出。”

学校给每个老师都有招生指标,完不成任务就意味着被解聘。为此,有好几个老师自动离职了。有一年,就差一个学生的任务,让于少锋费尽了心机。

“那一年跑到黄陵招生,有一个学生什么条件都好,就是斑秃,学生想走出山区,家长始终不愿意,一个光秃的孩子花那冤枉钱干啥,就在家务农算了。千说万说家长总算同意了,孩子却觉得羞于见人。戴个假发不就行了!硬是把那个学生带到了学校。”

任务总算完成了!校长却哭笑着说,辛苦了,回家休息两天。

“回到家感觉不对劲,第二天就返回学校。校长无奈,只得讲明实情,学校的情况你最清楚,不是我不愿留你,实实没办法。随后时间不长,学校就解散了!”

停留了片刻,于少锋接着给我们讲。

“失业了怎么办?总得有个事干,到底干什么?能干什么?反复地追问自己!经过反复酝酿,多方考察评估,下定决心,自己办学校,就办技能培训学校。”

路是逼出来的!

路也是自己走出来的!

2001年于少锋与一个朋友合作办校。2004年独树旗帜,校名定为育源学校。育与于同音,源与塬同音。其意:南塬于少锋!

渭南市育源技能培训学校是经渭南高新区劳务局批准成立的一所正规化培训学校,学校地处陕西东大门渭南,东临华山,北抱渭水,西望长安,南依秦岭,环境优雅,师资力量雄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目前,学校有西安(临潼区)、渭南(高新区·南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70余平方米。

“学校办起来了,得有个交通工具。买辆面包车,起先老父亲不同意,心想,也无妨,干事就得敢拼敢创,要有超前意识,自己做主,买!车买了,车号是7535。吉利,十全十美,满十满载!培训学校这艘大船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20多年风风火火,轰轰烈烈,育源技能培训学校从一个幼苗历经风雨已成参天大树,成为渭南叫得响的技能培训学校!

渭南市育源技能培训学校先后获得职业培训信得过学校、培训安置信得过学校、培训安置信得过单位、就业安置信得过单位、就业安置信得过学校、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渭南高新区残疾人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华阴市移民科技培训签约机构等称号。

于少锋讲得激情澎湃,情绪高涨。

我们能感觉得到,几十年风雨走来,有辛酸有收获更有自豪!

 

 

4.下棋招来的学生

 

下棋能招来学生,听起来是笑谈,却真有其事!

有一年,于少锋到甘肃平凉一带山区招生,时值九月,天公作祟,阴雨连天。无奈,只能和司机住在乡镇旅馆等待天晴。

一日无聊,于少锋与旅馆楼下一邻居下棋,棋逢高手难决上下,本想下两局就回旅馆休息。可谁知那邻居不肯,非要再下一局。

“叔,这几天下雨,我哪儿都去不了,明天下。”于少锋站起身。

“棋哪能下到尽兴处突然停下来的?岂是不扫兴嘛,再来!”老者拦着不肯,重新摆棋,并当先一炮,“接招,接招”。

于少锋无奈,只得陪老者继续。

“小伙子是干啥的?从哪儿来?”老者问。

“陕西渭南的,到咱们这儿来招生!”于少锋脱口而出。

“招什么生?”

“技能培训!”

“有啥要求?”

“高考没有考上大学的,或是中考没有考上高中又想继续上学的,上培训学校三个月或半年就能给孩子找个求生的门路,学个谋生的技能。”

老者抬头直直地看着于少锋,举棋不定。

“看我干什么?该你了,不下的话就收拾。”于少锋催促。

“陪我好好下棋,我给你招个学生!”老者放下手中的棋,得意地看着于少锋。

于少锋瞪大眼睛,脸上写满了疑惑。

“叔,你真能帮我招到学生?”

“陪我好好下棋,就能给你招到学生。绝不食言!”老者拿起棋子,迅速落下。

“只要能招到学生,别说下一局,一天都行,全程陪同!”

连下三局,老者站起身。“跟我走,给你招个学生!”

于少锋欣喜,跟着老者来到他家。老者对正在看书的女子说,“给你把学校寻下了,收拾东西上学去!”

“行!我去!”女孩看了看于少锋,不假思索地回答。

看书的女子是老者的小女儿,高考落榜,本想补习再考,却又不愿去了。

“后来我才知道,老者跟我下棋,其实是在观察考验我!他说,你的人品和言谈我信,把娃交给你放心。”于少锋感激地说。

2004年,天水市秦安县,一个老者把自己18岁女儿交给了于少锋。

女孩到育源技能培训学校学习计算机应用专业,半年结业后学校就给安排了岗位,在一家公司做财会工作。

孩子的人生和命运改变了!

 

 

5.五十元招了个学员

 

“50元招个学员!”于少锋笑着说。

我真以为自己听错了!

看着我一脸疑惑,于少锋语气十分肯定地重复。

“真是50元招了一个学员!而且是开着面包车亲自从家里接到学校的。接一个学员,来回跑一趟近百十公里路,50元不够油钱!”

于少锋讲述了这件事的详细经过。

他说,当时讲好的,1500元学费,可到家里接学员时,情况变了。那个学员的家庭情况确实困难。已是2002年,家里住着低矮的三间土坯瓦房,一家三口,男的有点弱智,女的也不太利索,生了个男孩,学习不太理想,17岁了没有考高中,也不愿再上学。总得给孩子找个出路,他们家一个亲戚联系到育源技能培训学校,想娃上个学个一技之长。

“家里确实没钱呀!”男的坐在门礅上不吭气,女的难为情地说,“家里的情况你都看到了!”

“1000元行不行?”招生的老师说。

“家里真的没钱,能不能给帮个忙。”亲戚用请求的目光看着招生老师。

“500元怎么样?”招生老师问。

“家里只有50元。”女的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几张人民币。

“搬行李,这个学生我接走。”于少锋干脆地说。

“当时也有赌气的成分。面对这样的情况,能说什么呢,让人心酸,又让人动情。到学校后,把那几张人民币加在一起凑了200元给那个学员交了伙食费。并严肃地告诫说:家里的情况自己更清楚,必须得好好学本领,用知识改变命运。没有考上大学,已错失了一次机会。接受成人培训,这是你的又一次拼搏!”

交谈中得知,那个学员很争气,也很优秀。结业后经校方与北京用人单位联系,顺利上岗就业。

知识改革命运,奋斗成就人生!

 

 

6.两个人的课堂

 

“上课!”

“起立!老师好!”

“同学们好!”

“坐下!”

“我们现在开始上课,请看黑板!”

这是上课时最平常的问候语。

然而,这一节课却是一个老师,两个学生。

老师在黑板上公公正正地板书,认认真真地讲授知识。

两个学生在笔记本上认认真真地记录,作业按要求全部完成。

于少锋为我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两个人的课堂。

一个学生叫张华,一个学生叫秦会宁。那一次仅仅招了两个学生,而且都有点生理问题,属残疾人学员。

“两个人的课怎么上呀?”培训学校的老师很是担心。

“要不把这两个学生转交给别的培训学校,单独为两个学生开设一个完整的课程有点得不偿失!”有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意见。

“或者放到下一期开班时一起学习也行!”也有老师这样建议。

“两个学生怎么了?这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们既然开办了这个培训学校,学生是我们招来的,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两个学生教好。如果把她们送出去,一是对学生不负责,二是学校的声誉是什么?让家长和学生会怎么认为?周围的人又会怎么评价?学校以后还怎么招收学员?”于少锋态度坚定。

“虽然只有两个学生,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最好的教学。今后,只要有学生到我们培训学校来,无论人数多少,哪怕就一个人学生,也必须按时开课,教授全部课程。”于少锋再次重申!

于是才有了前面的那一幕。

那一次就两个学生,学生坚持学完了所有课程!

总共就两个学生,培训学校的授课老师把当期的教学内容一点不落地全部传授给学生。

那一期就两个学生,学校给予了她们最好的安置。

 

 

7.凑成一对幸福姻缘

 

“开办培训学校二十多年,什么样的事都可能碰上,有些事还真有意思。”于少锋突然想到一件事,不由自主地笑着说。

“学校凑成了一对幸福姻缘,结婚的时候学校的常任老师都去祝贺,我亲自给主持的婚礼。现场很感人,很热闹!”于少锋欣喜地说。

蒲城县荆姚镇学员刘兴锋(化名)长得五大三粗,但人很仗义,曾经当过保镖,视力残疾。家中有个老母亲,两人相依为命。面对那样的家庭处境,他整天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送到培训学校后,依然是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

于少锋得知情况后,与刘兴锋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

“现实中,生活本来就有许多不如意,谁的生活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顺心,但你认真考虑过没有,老母亲那么大年龄了,她容易吗?”

刘兴锋没有吭声。

“你不想想,天底下有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儿女?母亲难道不希望你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吗?”

“我自己都是个累赘,怎样能让母亲过得好一些呢?”刘兴锋气愤地直跺脚。

“你既然能到培训学校来学习,说明你对生活是有希望的,母亲对你也是抱有很大希望的,那么你就得振作起来,学好本领,扛起生活的重担,做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于少锋的开导打动了刘兴锋的心,从此变得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起来,也乐于为学校做一些有益的服务。

同期有个合阳女学员张金梅,视力有点缺陷,家庭离异,有个四五岁的女孩。得知这个情况后,于少锋与其他老师交换了想法,觉得张金梅与刘兴锋可以凑成一对!

于是,于少锋让一个女老师从侧面试探张金梅,张金梅对刘兴锋的印象不错。

“看来有可能!我做刘兴锋的思想工作。你们再与张金梅进一步协商。”于少锋进行工作部署,“咱们要把这件事当作大事来办,办实办好!”

两边同时进行。

事情进展很顺利!

最终凑成了一对美满姻缘。

张金梅的生活有了依靠,刘兴锋母子有了完整的家。

婚礼那天,刘兴锋母亲拉着于少锋的手感激地说:“感谢于校长,好人呀!我们家遇到好人了!我们家祖上积德了!”

这件事在培训学校传为美谈。

 

 

8.承接残疾人技能培训

 

“民营培训机构是要挣钱、要生存的,但于校长有情怀、有修为,乐于做慈善公益事业,办学不仅要有经济效益,更要有社会效益,让更多的人获得生存的本领,特别是让残疾人获得谋生技能,活得更有自信、更有尊严。政府为什么能把残疾人技能培训交给于校长,一是学校有这个能力,二是于校长有爱心能受得了麻烦,残疾人与正常人还有一定的区别,对待他们考验的耐心和爱心。经过多方考察和对比,育源技能培训学校被省市区确定为残疾人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谈到残疾人技能培训,昆仑雪老师感慨地说。

“承接残疾人技能培训,就是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掌握生存的本领,既是给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也是为社会化解矛盾。2009年,被高新区残疾人联合会指定为‘残疾人定点培训机构’,并专门为残疾人开设了计算机培训、盲人中医保健按摩培训专业。残疾人按摩师培训,通过学习取得专业技能证书,无论是开店还是给人干,或是在街上做流动服务,都能改变个人生活现状。大荔县李海霞,女按摩师,有自己的专营店!学员田江平(化名),也是大荔县学员,有了一份体面的职业,收获了甜蜜的生活。”于少锋介绍。

高新区良田办李改莲下肢残疾,在育源技能培训学校参加农业技术培训,花椒树修剪。是个女强人,自费打井将水引到半塬上,发展花椒栽种。自己掌握了技术,还经常给周边群众义务传授技能,帮助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王小树,肢体残疾,高新区上庄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在育源技能培训学校学习农业技术,发展花椒产业,成为技术带头人。

为克服残疾人学员自卑心理,育源技能培训学校为学员配备了统一服装,带领大家走上街头进行社会按摩实践,让学员们体验到残疾人价值,受社会赞誉。如今残疾人按摩在朝阳公园、高新区幸福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街上按摩市场是育源培训学校带动起来的。组织学员走上街头刚开始时是5元,后来是10元。近年随着物价的普遍上涨,一个人10元钱,一天的收入确实太少。通过市场调查,大家在一起协商,认为20元比较合理,所以价格一次性调整到20元。曾碰到过几个按摩师,他们感激地说,现在的收入还是很不错,能挣上高工资。”于少锋说。

潘文选,视力残疾,技术学得不错,就是脾气杠!安排按摩店上岗后经常与顾客发生口角,后来调整了几家按摩店都被辞退了。于少锋将其安排在亲戚开的按摩诊所。潘文选心眼好,每天除了干些杂务,空余时间就看手机刷视频,慢慢对快手、抖音有了研究,并琢磨出了一些门道,拍抖音、编辑短视频。把店里按摩师服务顾客的实况进行拍摄、裁剪、编辑、发送,竟然获得了一定数量的粉丝,盲人大龙成了网络红人。对按摩诊所进行网上广告宣传,给店里带来了很好的效益!

李学文,肢体残疾,曾任高新区上庄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在育源技能培训学习按摩技术,结业后就近安排在一家按摩店工作。家里十多亩地,十多年来既照顾了家里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两个女儿都很优秀,如今生活得比较幸福。见到李学文时,他正在给一位客户按摩,他笑着说,“育源技能培训学校就是好,54岁了还能学到了一门技术,有了一份工作,让残疾人找到了尊严,有了自信。”

据了解,2013年,育源技能培训学校承担了渭南市残联第五期盲人中医按摩和盲人计算机培训。并结合残疾人实际情况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通俗性、简便性和灵活性,逐步提高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得到了广大残疾人朋友的一致好评目前的就业率达到80%以上。在接受省残联段百忍主任及肖斌主任等领导的检查中,受到他们的一致好评,他们对学校最近几年的工作作出肯定。2014年,又承担了渭南市盲人中医按摩和盲人计算机培训,成功率在85%以上。如今,赵伊利在西安自强按摩中心工作,雷艳峰在新疆喀什康复按摩中心工作,乔凯如今在汉中盲人按摩中心工作。刘兴锋、张金梅、田江平、卫江龙、刘建红等分别独自开了按摩店。一批又一批的残疾学员,如今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了成绩,给市残联及学校送来了锦旗。

 

 

9.创新办学模式

 

路由我创成功出脚下,事在人为胜券操手中!

这是于少锋培训教育室墙上挂的一幅匾牌的内容,红色隶书,格外醒目。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培训的方向和手法也要与时俱进!学校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积极探索、遵循学生为本、教师主导、创新为魂、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原则,力争尽快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的国内一流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和职业技能基地,旨在解决农民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国家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于少锋的一番话,让我们感受到,他思维的前瞻性和超越性。

育源技能培训学校有教职工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管理人员3名。特聘常年从事一线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的教授8人(杨凌农业科技大学4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人、渭南市职业技术学院2人)。

2015年承接临渭区移民开发局科技培训,在临渭区故市镇、下吉镇、官邸镇等组织种植(大棚蔬菜)、养殖类(牛、羊养殖)培训4场次,培训人数超过800人次。

2016年3月份为下吉镇葡萄产业园区各村培训葡萄、红提等的春夏季管理8次,培训人数超过1500人次。

2017年至今以来一直承接临渭区移民开发局委托的移民科技培训,针对东、西两塬原的主要经济作物猕猴桃、核桃整体规划培训6场,覆盖了4镇23村组,培训人数1200人左右,解决了农民在种植这两类经济作物时遇到的很多问题。

2020年以来陆续在合阳、白水、华阴、潼关、华州区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家政、月嫂、养护理等技能培训。

20年来,育源技能培训学校坚持“以德治校,重在质量,主在就业”的办学方向,围绕经济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实践为中心,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适应社会,服务三农”为办学理念,严肃教学计划,突出实战环节,面向市场培育人才。开设有现代农业技术、残疾人技能培训、家政、月嫂、养老护理、计算机应用、中式烹饪、中医推拿、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等专业。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员基础,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培训班,使每一个学员都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至今培训近3.5万余人,通过就业、创业培训,政府公益岗位,创业项目引导提供就业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大部分人就业难的问题。先后在大中城市安置学员就业,安置稳定率达到98%,成为威望很高的诚信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被社会誉为“就业的摇篮”。

 

 

尾声:感慨与展望

 

谈到20多年培训教学生涯,于少锋感慨万千。

他说,“培训是个难点,特别是职业技能培训,在全国都是个难题。面对的是弱势群体、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的培训,跟学生教学不一样,学生是体制教育,有约束力而且具有管制手段,而这些培训对象则不一样。就拿课堂纪律来讲,不能像对待学生那样,吼几句或收拾一顿,得采取关爱、鼓励的手法,启发式、点拨式教学,犹如拨灯,把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把课堂办得更有意思,那样才会达到预期效果。”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都是些成年人,有的可能年龄还要大一点,说得轻了不管用,说得重了就不高兴。人都是有自尊有颜面的,不好管理,但也得管,咱们从事的是职业技能培训,咱们的课堂是农民课堂,要柔性管理,‘甜蜜’的惩罚,即就是批评,也得讲究艺术。”

“于校长的培训有他的风格特点,善于把文艺小品融入课堂,比如唱歌呀、朗诵呀、演讲呀、讲故事等等,既达到了培训效果,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对好管理。”昆仑雪老师深有感触地讲,“培训是学技能、学本领,而且面对的都是成年人,要设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能把课堂搞得死板、严肃,或者太教条,这应该也是寓教于乐吧!”

“对对对,是这样!”

谈及20多年培训经验,于少锋笑着说,借用卖油翁之言,唯手熟罢了!

于少锋是优秀校长,他把学校当事业做,能把事当事业做,甘而乐之,全力为之!

渭南育源培训学校主要面对华阴、华州、潼关、白水、合阳和高新区这些范围。为拓宽培训面,扩大培训对象,于少锋把儿子于冬冬带上技能培训的道路,在临潼又开办了一所西安育华培训学校,面向临潼西安一带拓展培训领域。

目前于少锋拥有渭南育源、西安育华两所学校和一个三贤巧娘家政服务公司。

于冬冬三十出头,身材高大,英俊潇洒,精明能干,思维敏捷。那一天相聚育源学校,他忙着调试音响、拍摄拍照、编辑视频,把文朋诗友座谈交流活动实况,通过网络及时传向更远的天际……

青春是最美的花朵,青春是跳动的音符,青春是动人的诗行;青春的动力来自奋斗,青春的成就来自拼搏!

于冬冬正值青春,必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者简介

郭红新,男,汉族,陕西渭南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编剧协会、陕西省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创文网驻陕西首席代表作家,三级编剧中级职称。主要作品报告文学集《吉星荣耀》《倾听花开的声音》《吉荣岁月》;作品在《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中国社会报》《陕西工人报》《文化艺术报》等报刊杂志发表。


责任编辑:张国民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上一篇:携手共筑幸福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15927618989 QQ:3683127117 投稿邮箱:3683127117@qq.com
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备案:鄂ICP备2022005271号
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