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代巡礼 > > 正文

回忆一个特别的年代(一)

来源:中创文网 作者:邓圩 时间:2024-03-15
当年笔者在村子里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响应伟人的号召,实行开门办学,经常不上课,不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集会和庆祝游行等群众运动,就是安排各班级到附近的生产队参加义务劳动。偶尔也回学校上一回课,但只限于读报纸和抄写报纸,或者开讲用会、批斗会等。加之缺少正规的书本和教材,也没有正规的教师,整个小学阶段几乎被荒废,学语言的最佳年龄就这样被错过了。所以,与笔者同时期的那一批人,至今很多人连汉语拼音都读不准,国语普通话也说不好。

记得每到节假日,学生们都要回到各家所在的生产队出工,参加农业生产。栽秧、除草、割谷、打场等农活笔者都干过,有的农活曾经经常干,十分熟练。那个时候农村一年种两季稻谷,夏季“双抢”是最忙的时候,既要割早稻,又要栽晚稻秧,一天在太阳底下干10多个小时的农活,面朝着黄土背朝着天,大人和小孩都一样。

生产队实行记工分制,男劳动力每天记10分,女性劳动力记8分。像笔者这样的学生和未成年人,一天只能记5分,相当于半个劳动力。生产队按照每个农户家的积分总值给每家分粮食。

每到收获的季节,金黄色的稻谷堆满了稻场,煞是喜人,但这种丰收的喜悦维持不了多久,稻场上的粮食很快就会被拖拉机运到公社的粮站。拖拉机如果不够用,队长就发动和鼓励社员们用扁担挑粮向国家送公粮。每到缴公粮的日子,在公社粮站的门口,各生产队送公粮的队伍排成了一条长龙,等候粮站的工作人员一一验收。粮担子依次搁置在地面上,排满集镇一条整街,从粮站这一头一直排到街道尽头的人民公社门口,那个场景,印象深刻,颇为壮观。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的农民不叫农民,叫社员,人民公社社员。送公粮叫完粮,或者美其名曰交爱国粮。乡镇一级组织不叫乡镇政府,叫人民公社,村级组织则叫生产大队,每个生产大队又分若干个生产队。生产队给农户家分粮食名曰分口粮,而且是按月分粮。

各生产队缴纳公粮之后,粮食一般所剩无几,能够分给农户的口粮甚少。大多数农户家的粮食不够一家人吃,一般家庭每年共计缺少两到三个月的口粮;劳动力少、孩子多的家庭,被称之为“家大口阔”,每年缺粮基本上都是在三个月以上,人民群众在贫穷和饥饿中苦熬着岁月……

那个年代,种田种粮的农民每年粮食不够吃,忍饥挨饿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实。但是,也有一种奇怪的例外现象:从来没有听说过农村生产队队长、会计和保管员等队干部家里缺少过口粮,这些家庭的日子大多数过得都比较殷实。

稻场上堆积如山的粮食都缴公粮了,当然满足了社会另一部分人的生活需要。这一部分人便是国家各类工作人员包括当时被称之为国营企业的职工等城镇居民。那个年代,有城镇商品粮户口的人群,被普遍认为是贵族阶层,在社会上必然高人一等。其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国家每年发给他们的布票和粮票,以及粮油供应,基本上能保障他们全家老小衣食无忧。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当时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普遍挨冻受饿,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笔者至今都没搞清楚,那个年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别年代?

 

 
责任编辑:张国民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18-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15927618989 QQ:3683127117 投稿邮箱:3683127117@qq.com
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备案:鄂ICP备2022005271号
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