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代巡礼 > 特别呈现 > > 正文

孝感母亲河

来源:孝感宣传 作者:苏格拉迪 时间:2019-06-03
孝感母亲河

(图为老澴河人口)

老澴河,流经城区约8.6公里。金西门,是其起点河段。在孝感城的历史上,有“金西门,银南门,挑水卖菜为东门,杀人放火是北门”的说法。

在西门,府澴河与老澴河曾经直接交汇,是孝感航运要冲。县志说: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渔火,用以描述西门之盛。

孝感母亲河
孝感母亲河

孝感城西门的董家台子,与汤家畈隔河相望,目前由陈旧、狭窄的“四清桥”联结。董家台子现已初步完成拆迁,还建房项目已经开工,并且规划建筑跨河大桥,以此拉通航空路。

历史故事:董家失后,由汤家过继承祠。当地人都说,孝感的董、汤两姓是一家。这个故事,与七仙女下凡的传说,内容、角度颇不相同。

西门船厂,许多孝感人都知道这个地名。

孝感母亲河

其历史由来:它曾拥有近百员工,承担船舶的制作与维修,是孝感航运公司的骨干组成部分。

因为上个世纪60年代初筑河口大堤,切断老澴河与府澴河的天然联系,导致船厂解散,职工分流,以致航运终止。

昔日辉煌的金西门,也由此走进了扼腕痛惜的衰落期。

正是因为孝感是众多商品的集散地,老澴河又形成了水上运输的四码头。

在四码头中,西门大小码头范围最大,西至河口,东至西门外壕沟(护城河)入口处。沿岸帆樯如林,入夜桅灯似星,小舟穿行如梭。“抬码头的”肩挑背驮装卸货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岸上待运输的货物堆积如山。

著名的商号如范义盛,刘详盛、邓义盛均发家于西门。“德士古”等三家外商煤油公司,“颐中英美烟草公司”等四个中外烟草公司均在西门设有经理部。九家花行布庄在西门吸引山、陕布客,常驻孝感购货。有名的川南铺谢复顺,杂货铺周源顺、林德茂、谦和顺都在西门经营。此外,在西门,京广百货、中药参燕、猪行、铜铺、船厂……乃至典当钱庄、澡堂、酒楼、客栈、熟食、茶馆,“牙行”……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故而有“金西门”之称,清末及民国三十年代西门依然繁荣。(摘自朱幼勤《岁月沧桑话澴河》)

孝感母亲河

老澴河的南门桥河段,过往有石板垒叠上岸的码头。

该码头是城区四码头之一,属于官码头,来往的客官,多从该码头上岸。其实,两岸民众,日用杂货,也由该码头上船。

“黄陂的饼,孝感的划(小船),一个大人带个伢。”南门桥河段,历史上包括小划子在内的客运众多。“三军台的婆娘”进城,乘划子多在此上岸。

平素,附近居民浣衣洗菜,也多在这个码头进行。该码头曾有丈余宽,三丈余高,十分壮观。

自南门打坝修桥之后,该码头不复存在。

南门码头因坡度大,平时只是装卸瓷器川南杂货布匹一类的货物。

靠近南门码头的鼓楼街(即府前街),篾货街(现新华街),有不少的店铺及作坊。如瓷器、铜器、文具、纸张、鞋帽、糕点、酱园、篾货,木器等。当地因为地利比较富裕,故有“银南门”之说。

记忆里,每年端午的龙舟赛,就在该河段进行。

孝感民谚:“听鼓下桡,船儿直飙”。船手按鼓声划浆,倾城男女到澴河边观看。民谣《看龙船》便是热闹场面的生动写照:五月端阳划龙船,人山人海女追男。哥哥船头划头桨,妹妹心里像琴弹。使劲帮腔喊号子,阳伞杆得稀巴烂!……

历史变迁总有异,环境变化亦有常。

经过现代化改造,南门桥河段及四周,由一度极差的环境,改变为老澴河目前最为美观的地方,成为城区一个新兴的休闲娱乐场所,且酒肆在滨河路林立,周边地摊于晚间众多。

但半个世纪前洽谈船运生意的小茶馆,现在已不能见到。

河里载客的小划子,现在完全没有了。至于船夫、渔民,自然也是彻底消失。

金西门,银南门,热热闹闹小东门。

小东门,曾是挑水卖菜的地方。民谚因此有“挑水卖菜小东门”之说。

小东门码头,分上、下码头。以此为中心,形成城区当年的大菜市场。凌晨即起,未明即兴,商贩菜品,云集热卖,两个码头的喧嚣热闹,见天唤醒老城的黎明早晨。

小东门河段,曾经碧波荡漾。

老城区的生活用水,多取自该河段。小东门码头,故时又是挑水码头,附近有一条捷径街进城,一直叫挑水街。

近些年,城区陆续在老澴河上架起长征南路桥、玉泉南路桥,这之后,小东门的两个码头,即从人们视野里消失。

往日,老城区不仅有小东门,而且还有学门。闻名遐迩的文昌阁,就位于学门附近。至今还有文昌阁村委会。

现在,高等学府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也在那里崛起。文昌阁,早年失修而衰老破旧,文革期间被拆除。

目前,该河段两岸进行公园化改造,规划在小东门恢复重建文昌阁。

小东门河段及周边的环境改造,目前也已初具规模。

老澴河北岸车道、人行景观道均已建成。花卉河岸,是这里的重要特色。

南岸建设,气势宏大,造型别致,格局优美。投入使用后,孝感城区市民,又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随着时代的进步,视野的拓宽,生活在孝感城区的人们,或许忘记了老澴河捕鱼人的存在。

靠河的村落,土地普通较狭窄。也就是说,村里土地难以养活村民。

孝感城区北京路苏旮旯河段,河道弯曲,水面宽阔,曾是捕鱼的上佳场所。苏旮旯村民靠水吃水,拓展谋生空间,或打鱼扳罾,或撒网捕鱼,或施放鱼鹰,当时当地渔民曾众多。

即使是现在,苏旮旯渡口仍有一些渔船和兼职渔民。

“木橹手中摇,风浪镇脚下;鱼叉锁河口,撒网兜鱼虾;小舟水为家,鱼鹰拌天涯。” (渔民的《打渔谣》)。

在苏旮旯河段,可以拍到天蓝水清的照片;但毋庸讳言,那个河段现在的污染还相当严重!

在积极推进老澴河综合治理的新格局下,有专家建议,恢复该河段的鱼家、鱼火、鱼歌、鱼趣,再现渔歌盛景。

老澴河,曾有浩淼碧波,因而让人无限留念;老澴河现在几成臭水沟,自然被无数人诟病。

水利、水患,往往是并存的。我有两个如花似玉的表姐,自幼生活在船上,家长一次抛锚上岸,片刻之间,双双淹没在老澴河。

既往,苏旮旯所在的黄花垸,地势很低。春夏插秧,积水有时会淹到我脖子。

1954年发大水,洪水滔天,孝感城区淹没三分之二,黄花垸(现为城南中心区)成为一片泽国。

我儿时的记忆里,黄花垸三两年都要破堤。破堤即绝收,绝收便逃荒。在扶老携幼逃荒的人群中,自然也有我不堪的身影。

从苏旮旯再往下,便是三军台了。

“八埠口的麻糖,三军台的婆娘”,说的是三军台的女子非常漂亮,堪比最佳产地的孝感麻糖。据说,古代皇帝选妃,也经常往这里跑。

三军台距城区15华里,水陆便利,那个地方一直很富裕。

“养女要嫁三军台,轿子去,划子来。”说的是三军台女人进城脚不沾地,出门不是坐轿,就是乘船。

三军台,是老澴河与滚子河的交汇处。其得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是古代三位武将在此设台比武;二说是当地有三个大户,都想以自己姓氏来作地名,但谁也斗不过谁,最后妥协成名。

三军台的高颜值与广富庶,似与武将设擂、大户姓氏无关,与两河交汇、多有船民或有密切关系。

老澴河四通八达,曾经是黄金水道。在以水运为主体的年代,其旌帆恣肆而吞吐巨量。

因此,三军台古时多船民。他们以船为家,逢年过节都要敬神,船头上贴“龙头长金角,虎口吐银牙”的春联,年初跑首趟生意,要请河神保佑。

老澴河改道后,陆运全面取代航运,穿梭河间的众多船民,逐步改行转业而悄然消失。

孝感母亲河
 
责任编辑:碧 盛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18-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15927618989 QQ:3683127117 投稿邮箱:3683127117@qq.com
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备案:鄂ICP备2022005271号
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