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杂文 > 散文 > > 正文

丁香花盛开(外一篇)

来源:中创文网 作者:周治龙 时间:2022-04-24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的北京,春光明媚,春和景明。小区楼前的花圃里,迎春花、海棠花、玉兰花、山桃花竞相开放,引来无数只小蜜蜂在上面翩翩起舞,嗡嗡采蜜忙。特别是不远处的几株紫丁香,散发出甜甜的诱人味道,香气扑鼻,沁人心脾。我走近驻足观看,一簇簇紫色的花团,像女人的发簪,在微风中抖动。突然,我陷入沉思之中,仿佛又回到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那个懵懂的青葱岁月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刚过,我放弃医院的舒适生活,毅然决然地告别父母,投笔从戎,和200多名同乡子弟乘坐专列到达三晋大地吕梁革命老区的一座军营。

从家乡出发时,时令已是农历正月末,天气初暖,一身肥大的军装里裹着母亲为我编织的毛衣毛裤。三晋的初春,乍暖还寒。刚刚踏入军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铺天盖地,千里冰封,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新兵蛋子,又纷纷换上部队下发的厚棉衣棉裤抵御严寒。

冰雪融化大地,春姑娘的脚步款款而来。旅部直属队的新兵连正在训练场上操练队列,我被分配到新兵一连三排八班。班长是1988年入伍的老兵邓海青班长,他满口的四川话,让我们这群远离父母的新兵蛋子有些听不懂他说的话。

“向左转……”邓班长下达队列口令。有的新兵分不清左右,向左转的,向右转的都有。向右转的,就与向左转的成了面对面,向左转的,与向右转的也成了口对口。“都给老子转过来。”随着邓班长的一声大吼,胆子小的新兵,心情一紧张,本来向左转对的又猛地向右转过去。“你个龟儿子。”“哈哈哈……”操场上引起一片哄堂大笑。有一名大个子姓王的新兵,因几次动作错误,不能忍受班长的嘲笑,就有了逃离部队的想法。在我们几个同乡战友的劝导和帮助下,他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坚持了下来,没有成为一名“逃兵”,后来还考上了军校。

经过半个多月的训练,我们逐渐适应了军营生活,对邓班长的四川口音也慢慢熟悉了解,再听起来也不觉得那么刺耳了。这时,一个爆炸性新闻在班里传开,说邓班长要调走。虽然我们新兵都不太喜欢邓班长,但听说他要走,心里还是有几分不舍得。没过几天,一个黑黑瘦瘦的老兵成为我们新的班长。他叫张志德,1988年入伍,山西汾阳人,很随和,很会关心新兵,和邓班长截然不同。他听说我当兵前在医院工作,对我更是另眼相看。从此,班里那个新兵身体不舒服,他都会让我给看看,我也就主动承担起了新兵们的“随军军医”角色。谁训练受伤了,我主动帮助按摩治疗;谁感冒发烧了,我跑前跑后,端水喂药,战友们非常感激我。一次,新兵李梦患上急性阑尾炎,右腹部疼痛难忍,我和班长背起他,在最短的时间把他送到旅卫生队进行急救,主治医生及时给他实施了阑尾切除手术,小李很快康复并投入训练。事后,主刀医生说要不是及时送来施救,后果不堪设想。

每到周末,新兵出公差是常有的事情。新兵连对面就是旅部机关大院,司令部管理科是直属队的上级机关,所以帮助管理科打扫卫生、擦玻璃、冲洗厕所,就成了新兵们最多的周末活动。管理科负责机关首长的日常保障任务,尤其是小招待所,那里是接待上级首长的地方,每周新兵都要轮流去打扫卫生。我们班去最多的地方是餐厅,里面摆放着两三张圆圆的饭桌,上面有米黄色的餐桌布,布上压着会转动的玻璃板,第一次见到这样高级的餐桌,十分新奇。我们将餐桌和酒具清洗干净,摆放整齐,又小心翼翼地站在梯子上清洁室内玻璃雕花的大吊灯,像是在观赏和把玩一件艺术品,总担惊害怕不小心损坏了它。

在招待所和机关楼前有形态各异的龙爪槐和不知名的灌木丛,它们被墙一样的冬青树包围着。冬青树像理发似的剪得整整齐齐,龙爪槐也修剪的像根雕,突兀的枝干,真的像龙的爪子。灌木丛中散发出一阵阵甜甜的芳香味道,花的颜色有白色的、有紫色的,星星点点,一簇一簇开放,起初并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就是感到味道特别好闻。后来听修剪树枝的老师傅介绍,才知道它叫“丁香花”,也叫“百结花”,多么温馨的名字,从此就深深地记忆在脑海之中。

随着周末出公差次数的增多,我们新兵对旅部大院的情况也逐渐熟悉起来。记得五一前的一个周末,张班长又带领我们全班一块出公差。我们把卫生打扫完后,班长向我们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今天大家可以在旅部照张像,给家中寄去!”我们听后,非常激动和兴奋,早盼望着这一天了。那时大院里有一个小照相馆,摄影师傅还有不少道具,有迷彩服,有仿真手枪、冲锋枪等,我就选择头戴钢盔,身穿迷彩服,腰挂子弹袋和手枪,在一株紫丁香花前拍摄下进入军营后的第一张照片。那时我即将过十八岁生日,照片上稚嫩的脸上透着红润,在紫丁香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英俊和威武。我把照片冲洗了十多张,给父母和亲朋好友分别邮寄了一张,权当作自己十八岁成人礼的纪念!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很快结束了,由于训练成绩优异,我受到连嘉奖一次。六月份新兵下连,我没有被分配到心仪已久的卫生队继续从事医疗工作,而是阴差阳错地分到了有“随营军校”之称的教导队,在这个培养军中之母——班长的摇篮里,我不但当上了预提班长的班长,还直接提干上了军校,从此开启了自己三十年的军旅生涯,从山西小县城到省会城市,又从省会城市来到首都北京。无论我走到那里,都始终忘不了那个丁香花盛开的季节,那是我的青春韶华,我永远的十八岁!

 

难忘槐花饭

周末,陪同来部队探亲的母亲在营区大院里散步,一股甜甜的槐花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抬眼望去,一株高大的槐树上,绿叶丛中挂满了一簇一簇的槐花,招引来无数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嗡嗡”作响。我和母亲不由得停住脚步,仰头仔细端详,像是在欣赏一幅油画。

满头花白的母亲喃喃地说道:“好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喜人的槐花了。现在老家的槐树越来越少了,想吃顿槐花饭都要跑很远的地方去采摘。”“大院后山上有许多槐树,我们到那里去采摘一些槐花,做顿槐花饭吃吧,还久没有闻到家乡的味道了。”我急忙向母亲建议。

母亲说的槐花饭,就是将采摘的新鲜槐花洗干净后,与面粉或玉米面混合均匀,放到蒸笼里蒸上十几分钟,然后搅拌上香油和蒜泥,吃起来味道鲜美可口,是一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吃。记得小时候在豫北农村,村子周围全是槐花树,一到槐花盛开的季节,整个村庄上空都弥漫着浓浓的槐花香味。这时,我和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爬到树上去采摘槐花,一会儿功夫就能采摘一大篮子,回家后让母亲做槐花饭、蒸槐花馍吃,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幸福的感觉永生难忘。有一次,我去采摘槐花时,不小心树枝把我的裤子划开了一条大口子,回到家后自己也不敢声张,后来还是被母亲发现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但是当吃上母亲做的香喷喷的槐花饭时,一切烦恼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参军前,年年都能吃上母亲做的槐花饭,到部队后再也没有吃过。从山西到河北,又到北京,每个地方都生长有槐树,特别是军区大院里,绿树成荫,每年春天到处盛开槐花,眼睁睁地看着花开花谢,却没有时间和心情去采摘它做槐花饭吃,今天母亲突然提起了槐花饭,仿佛又把我带回到了儿时的记忆天空。多么想再吃一次母亲做的槐花饭,再品尝一下家乡的味道。

我陪同母亲来到大院的后山,在一大片槐树丛中采摘了一大塑料袋鲜嫩的槐花,回到家中,母亲按照传统的做法,制作出一大锅美味的槐花饭。当锅盖揭开的那一瞬间,香喷喷的槐花香味飘散在整个房间,女儿大叫起来,“味道太香了”,迫不急待地伸手去抓。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着母亲做的槐花饭,闻着香甜的槐花味,一股浓浓的亲情涌上心头。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种久违的槐花饭让我又想起了故乡的山山水水。

是啊,在大城市生活惯了,谁还稀罕吃槐花饭。可是在艰苦的年代里,槐花就是救命的粮食。常常听母亲讲,她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吃的东西,为了生存下来,外婆就是靠挖野菜,采摘槐花、榆钱等来养育母亲和小姨她们的,她们经受了太多的苦和罪。每当讲起这些,母亲都会暗自落泪。是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为了摆脱艰苦环境,聂荣臻司令员曾经专门发布过“树叶训令”,宁肯部队饿肚子,也不要与民抢食。今天,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每天大鱼大肉人们都吃腻烦了,才想起来吃些槐花呀、野菜呀、粗粮之类的东西来调剂一下,害怕营养过剩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但是艰苦的日子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呀!

 

责任编辑:易 勇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上一篇:小院记忆

下一篇:那些年 这些年

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18-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15927618989 QQ:3683127117 投稿邮箱:3683127117@qq.com
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备案:鄂ICP备2022005271号
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