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寓言故事 > > 正文

李白最敷衍的诗,却让后世膜拜

来源:文化达人 作者:正经文化 时间:2023-02-18

故事是改编的,诗词却是真的

博君一笑,切勿当真哦

大唐诗坛,要说谁活得最潇洒,还得是诗仙李白。

众所周知,李白这一辈子都没怎么工作过。

每天,不是游山玩水,求仙问道,就是喝喝小酒,写写小诗。

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潇洒惬意。

原因何在:人不差钱。

李白是个富二代,父亲李客是个大富商,家大业大。

奈何李白也不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主,动不动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很快就把钱花光了。

怎么办?

没关系,李白还有几个勤勤恳恳支援钱财的“中国好岳父”。

比如李白的第一任妻子许氏,就是宰相许圉(yǔ)师的孙女。

第四任妻子宗氏,则是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个顶个的有钱。

不得不怀疑,李白这挑的不是妻子,而是岳父呀。

当然啦,李白也不是光会花钱,人家赚起钱来也很有一套。

你要问啦:李白咋赚钱?

是子承父业,在朋友圈推销自家的葡萄酒(有种说法是:李客在碎叶做的主要是谷物、面料、葡萄酒、生活器具以及纸张等物品的交易)?

还是当个职业文人,平时收收润笔费,写写墓志铭(据说白居易给好友元稹写了篇墓志铭,润笔费高达六七十万),闲来无事就出本书:

《论“诗仙”是怎样炼成的?》《我与诗词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

都不是。

人家李白赚钱,讲究的首先是一个无本万利,其次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靠的就是这“人气爆棚”的人格魅力。

别不信,这不,公元755年,可不就有一个“傻大个儿”乐呵呵地邀请李白去吃酒。

好吃好喝款待了一番不说,临走了,还特别大气地给李白送了八匹宝马、十缎官锦。

宝马油光水滑,肌肉健壮;锦缎材质上佳,光鲜亮丽。

折合成人民币,怎么也得一两百万。

就一个字:壕。

此时此刻,李白擦擦吃得油亮的小嘴,心情真是如花儿一样绽放,恨不得仰天高歌一曲:

“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求得一生乐逍遥......”

看着面前相貌憨厚,正一脸崇拜目光望着自己的小迷弟,李白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想着:

人家又是请喝酒,又是送马送布的,自个咋样也得回赠点东西,才叫礼尚往来不是。

有了,就送他一首诗吧。

诗名起什么好呢?

嗯......就叫《赠汪伦》吧: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乐呵呵地接过诗卷,对李白连连道谢。

李白唱着歌儿心满意足地走远了,所以,他也就没有看到汪伦小心翼翼捧着诗卷时,脸上那欣喜欲狂的表情。

也没有听到汪伦一遍遍喃喃的低语:赚到了,赚到了,简直赚飞了。

原来,这一切竟都是汪伦设计的一场“惊天大骗局”。

话说泾县(今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县令汪伦,祖上是唐朝开国元勋越国公汪华,颇有几分家底。

他这人有钱没处花,就爱结交个文人墨客,一起吟吟诗,喝喝酒,无限快意。

一次,有个客人问汪伦:

听说你和很多大诗人都喝过酒,不知有没有同李白喝过呢?

汪伦心头狠狠一动。

李白!

就是那个玄宗皇帝亲自调羹,高力士亲手脱靴,杨贵妃也找他写诗的李白?!

就是那个写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颤动无数人心弦的李白?!

就是那个飘逸不群,被贺监(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那个李白?!

汪伦在心中暗暗立誓:

这一生一世,若不能同李白好好喝上一回酒,吟上几句诗,岂不是莫大的遗憾?

汪伦是个行动派,这一日,他调查到李白此时正在秋浦一带漫游。

还调查到李白爱游山玩水,且嗜酒如狂。

登时计上心来。

他立即写了一封信,派人给李白送去。

纸上寥寥24字,写的是: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汪伦肯定,李白必定动心。

果然,第二天,李白就兴高采烈地跑来了泾县。

这一看,大失所望。

李白疑惑又委屈,说好的桃花呢?酒呢?

汪伦不慌不忙,解释道:

太白兄您别急呀。

您看,这十里桃花,指的是十里外有个叫桃花潭的地方;这万家酒店,说的则是本地一个姓万的老板开的酒楼。

合起来,可不就是“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李白哈哈大笑起来,心里却美滋滋地想:

果然咱的魅力不是一般的大呀。瞧瞧这小迷弟,为了请我喝酒,啥招数都使出来了。

也亏他聪明,否则就凭咱这人气,请喝酒的人排得老长,他怎么着也得等个把月了。

汪伦也哈哈大笑起来,心里却暗戳戳地想:

嘿嘿,上钩了吧,不愧是我。

今天可得跟李白喝个不醉不归,要是再能请他给我写首诗啥的,那就太值当了。

列位看官,故事写到这里,这场惊天大骗局终于水落石出了。

李白以为自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靠着魅力“引诱”来一个资深小迷弟汪伦。

随随便便喝场酒,写首诗,就赚来价值百万的宝马锦缎。

汪伦却觉得,是自己施展妙计,“蒙骗”来李白。

同偶像亲密接触、把酒共饮不说,还让偶像亲自为自己写了首诗。

就这待遇,几人能有?

更不必说,1200年后,这首诗还被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本。

汪伦的名字,随着诗篇一起传唱千古。

简直赚翻了。

 

责任编辑:于安文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上一篇:颁 奖

下一篇:春风拂面 鸟语花香

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18-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15927618989 QQ:3683127117 投稿邮箱:3683127117@qq.com
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备案:鄂ICP备2022005271号
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
Top